建筑排水管道布置要求
一般建筑排水管道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自衛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離應最短,管道轉彎應最少。
2、排水立管宜設在排水量最大、靠近最臟、雜物最多的排水點出。立管盡量不轉彎。
3、排水管道明敷或暗敷布置應根據建筑物的性質,使用要求和建筑平面布局確定。一般宜地下埋設或在地面上、樓板下明設,如建筑或工藝有特殊要求時,可在管槽、管道井、管窿、管溝或吊頂內暗設,但應便于安裝和檢修。在氣溫較高、全年不結凍的地區,可沿建筑物外墻敷設。
4、塑料排水管道布置應遠離熱源。如不能避免,并導致管道表面受熱溫度大于60℃時,應采取隔熱措施,如采用輕質隔熱材料保溫。立管與家用灶具邊緣凈距不得小于0.4m。
5、塑料排水管道應避免布置在易受機械撞擊處。如不能避免,應采取設金屬套管、做管徑或管窿、加防護遮擋等保護措施。
6、塑料排水管道應根據環境溫度變化、管道布置位置及管道接口形式等考慮是否設置伸縮節,但埋地或埋設墻體、混凝土柱體內的管道不應設置伸縮節。
7、塑料排水管道穿越樓層防火墻或管徑時,應根據建筑物性質、管徑和設置條件以及穿越部位防火等級要求設置防火裝置。
1) 高層建筑內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110mm的明設排水立管,在穿越樓層處應采取設置防火圈或防火套管等防止火災貫穿的措施。
2) 高層建筑內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100mm的明敷排水橫支管接入管道井、管窿內的立管(立管上未設置火圈)時,在穿越井、管窿壁處應采取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等,防止火災貫穿的措施。
3) 排水橫干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區隔墻和防火墻;當不可避免確需穿越時,應在管道穿越墻體處的兩側采取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等防火災貫穿的措施。
4) 公共建筑排水立管宜設在管道井內,當管道井的面積大于1㎡時,應每隔2~3層結合管道井的封堵采取設置防火圈或防火套管等防延燃措施。
8、排水管道的鏈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衛生器具排水管與排水管連接時,可采用90°斜三通。
2)排水管道的橫支管與排水橫管橫管得水平連接宜采用45°斜三通或45°斜四通。
3)排水管道的橫管與立管連接,宜采用45°斜三通或45°斜四通和順水三通或順水四通。
4)排水橫管作90°水平轉彎時,宜采用兩個45°彎頭或大轉彎半徑90°彎頭。
5)排水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宜采用兩個45°彎頭或彎曲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90°彎頭,當出戶管需放大管徑時,宜在立管底部用異徑管放大后接彎頭,且異徑管宜用偏心異徑管。偏心側宜在轉彎的內圓一側。
6)排水支管接入橫干管、立管接入橫干管時,應在橫干管管頂或其兩側45°范圍內接入。
7)排水管應避免軸線偏置,當受條件限制時,宜用乙字管或兩個45°彎頭。
上一條:不同成型技術的水泥涵管的區別 下一條:鋼筋混凝土水泥涵管質量標準